此帐号已被封,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
文章于 2018年11月20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查看原文
被微信屏蔽
其他

赵智沉:进入一个陌生领域,方法只有一个|媒体食谱03

2017-02-19 赵智沉 新闻实验室

有句话说,吃什么,你就是什么。其实,这句话从物质食粮扩展到精神食粮同样成立——读什么,你就是什么。

现在,越来越多人懂得健康饮食:少吃垃圾食品,少摄入糖分,多吃蔬菜水果和五谷杂粮……其实,我们也应该用心打造自己的媒体食谱:摄入均衡、充分的信息营养,摒弃低质的信源。

新闻实验室“我的媒体食谱”栏目,邀请各路达人分享自己获取新闻和其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。希望这个小栏目,能够启发和帮助更多人优化自己的媒体食谱。

本期分享嘉宾是毕业于北大元培学院、从密歇根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、发起了纽约文化沙龙的赵智沉。纽约文化沙龙是一个跨学科的交流平台,它和赵智沉喜欢的名画《雅典学院》一样,代表着对求知、通识、博雅、思维碰撞的追求。所以,他推荐的媒体食谱,更准确说是“信息食谱”,或者,关于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。

——方可成


第03期分享嘉宾:
赵智沉(纽约文化沙龙发起人)

如何进入一个新领域

如果你想通过自学严肃地进入一个新领域,那么那些“五分钟看懂XXX”的文章毫无用处——它们只会让你产生懂了的幻觉,至多在和你一样的外行面前吹嘘五分钟。唯一有效的方法,是请教领域里的专家,让他们推荐经典教材。

许多领域都有被奉为圣经的教材:每读一遍,都有新的收获。相比于普及向读物,阅读教材往往花费更多精力,然而事实上更高效。阅读经典教材的优点在于从零构建世界观,从地基搭建金字塔。

好的教材通常不是模块化的;除非作者指明,读者必须跟随作者设计的顺序一页不漏地读完;这样思维才能在作者设计的路径上成长。

“入门”没有标准答案

当然,大部分读者只是对一个新的领域感兴趣,希望了解它的核心观点、思维方式、价值观、审美等。我们希望达到一个“入门”的状态,即:了解这个领域的思考方式,即使对某个知识细节不清楚,我也懂得从什么途径获得可靠的信息,并通过已习得的思维方式,将信息消化为领悟。

那么,如何“入门”呢?这是一个无法抽象出标准答案的问题。如果你找到了通用答案,很遗憾,你成了一个木匠,世界在你眼里是一个钉子。然而这个世界的美(自然的和人文的),就在于当你在不同层面以不同视角面对它时,你必须是木匠、花匠、诗人、哲学家、博物学家、工程师、赛车手、哑剧演员……领域的不同常常超出了它们探究对象的差别,更在于思维方式的相异。


赵智沉和墩儿

判断入门读物的几大原则

如果你只有两个小时而不是两年进入一个新领域,那么你应当选择普及向的读物。和教材的目的在于搭建整座金字塔不同,普及读物旨在从金字塔底巧妙地设计一条比较平缓的路径,让读者在短时间达到尽量高的位置,获得最大的视野。

在对新领域一无所知的情况下,如何判断普及向读物的质量,决定是否阅读下去?很惭愧,我本人虽兴趣广泛,但是阅读经验不算丰富。而我在纽约办了一百多期跨学科沙龙,每期都是一个领域里的专家向背景各异的听众做普及向演讲。每次我都会和主讲人讨论,如何做到深入浅出、传授思想胜过灌输知识。我从中总结出一些原则,供借鉴。

1,作者在领域内受过严格的科班训练

这不仅保证内容是可靠的,更重要的是作者懂得领域的边界在哪里,知道在什么地方应当保持沉默,而不是无限制地扩大和延伸。(如果你看到量子力学和佛法出现在同一段里,一般可以扔掉了。)

2,作者没有毫无必要地引入专业术语来彰显第一点

适当地引入术语是必要的,因为术语常常意味着该领域特定的概念,而概念是思维方式的精髓。使用术语也便于作者后续表述和读者查找补充信息。但是,术语的引入应当是自然的、水到渠成的,读者不会感到茫然,更不会有压迫感。

3,表述符合逻辑

作者懂得领域的内在逻辑,和能向外行解释清楚,是两回事。专家常常忘了自己不懂时的感觉,而优秀的普及向作者必须时刻感同身受,记得自己思维的成长过程,并设计好的路径将其在读者脑中复现出来。好的逻辑还应当是顺畅的、前后一致的,甚至呼之欲出的。

4,谨慎地借助常识和比喻

作者有时借助常识和比喻帮助读者理解。诚然,了解一个领域在于领会其特有的思维方式,这使得借助常识往往是危险的捷径——尤其是不同人的常识可能大相径庭;这也是为什么教材通常不这么做。但是,独特思维是由领域探究对象导致,而不是刻意的怪异。通过比喻帮助读者领会精神,并在必要时指出本体与喻体的差异,是非常有效的普及方式。(写到这里,我又想到了这个顽固的反例:量子力学。)

5,提供参考文献和延伸阅读资源

这使得你在每一个环节获得扩展的可能。

除此之外,请培养这样的意识:优秀的内容是值得付费获取的。我们处在一个开源的时代,鼓励知识的免费分享;同时我们也处在尊重知识产权的时代。信息的价值不等同于价格,但愿意付费获得信息,常常是最有效的方式。

案例:一本符合以上原则的书

推荐一本符合以上原则的书:Don Norman的《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》。

Norman教授是”用户体验设计”的开山鼻祖,将认知科学引入设计领域,倡导以人为核心的设计理念。这是许多设计学院第一堂课上推荐的第一本书,设计领域的经典著作,也是普及向读物。

作者没有一开始就抛出他的设计与心理学理论,而是从常见的糟糕设计入手:有些门无法从外观判断应该推、拉、移;墙上一排没有标识的开关让人无法猜出哪个是控制什么灯。作者善于反思细节,引导读者思考什么是好的设计,每一个理论都伴有精准的实例,让读者时常掩卷咀嚼。

此书初版写于1988年,最近一版写于2013年,增加了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例子,然而基本原则没有变,历久弥新。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设计是一种结合观察、反思与想象的理念,不仅存在于产品中,生活中处处需要设计。

Q

方可成:你出身北大元培,做纽约文化沙龙也以通识、博雅为精神,但有人可能认为这是少部分知识精英才能做到的境界。你相信普通人也可以做到对文学艺术、天体物理、宗教文化、医学科技这些方面的知识都有所了解吗?

A

赵智沉:如果一个人能在自己的领域有所专攻,那他/她就有足够的能力在其他领域获得常识;唯一的阻碍是预设的心理屏障。

我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,其中包括反思能力、接纳相左观点的能力、容纳不同思维方式的能力,以及最重要的,旺盛的好奇心——你会发现,这是一种开放的心态,并不需要他/她达到“精英”的高度才能具备。很多人不具备这种心态,因为大部分人在国内接受的本科教育实际上是专才训练,通识教育的大门在那时候就已经关上了。

学习应当是终身的,而不是在毕业那天画上句号。我想这是习惯的养成,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。或许你一开始需要强迫自己克服对陌生领域的抗拒,摸索寻找可靠入门方式的窍门;但熟能生巧,学习过程释放的多巴胺会让你兴奋。进而,当你发现所知所学在某个结点互相串联起来,学习会让你上瘾。扪心自问,你真的需要在每个所学领域成为专家才能感到快乐吗?

Q

方可成:文理科生之间常常有带着傲慢的相互指责。理工科出身的人常常轻蔑文科生,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,只知道抒情感叹;人文社科出身的人觉得理科生缺乏人文素养。你见过了很多文科生和理科生,你觉得这样的指责是否有道理?理科生文科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是否真的有很大的不同?如果是,双方应该如何互相学习借鉴,而不是互相轻蔑?

A

赵智沉:我认为做出这种指责的人,出于智识的懒惰,大都只能容纳一种思维方式。在“理科生”眼里,世界是量化的、机械的、工程的;在“文科生”眼里,世界是意义的、价值的、美的。他们互相指责是很可笑的,因为他们甚至不存在于同一个“世界”里,而是世界在自己单一知识体系中的投射。如果他们能明白对方透过这个世界“看到了”什么,他们才有互相指责的基础;而在那个时候,他们往往能够理解对方的思维,甚至用来扩充自己的观念。

我想,消解这种无谓的指责,不妨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,诚恳地问对方:你说这个词的时候,究竟是指什么?而不是挑对方话语中自己好像认识的词,强加曲解,然后批判一番。许多情况下,当你理解对方说的“是什么”,你也就回答了一半“为什么”。


扫码关注纽约文化沙龙


“媒体食谱”代表分享者个人的口味和习惯,文中内容为各位读者提供参考。
欢迎留言推荐“媒体食谱”系列分享人。

往期回顾:
淡豹:写小说需要的细节,我从媒体中获得|媒体食谱02
talich:阅读这些美国媒体让我写出《选·美》会员通讯|媒体食谱01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毕业即失业?文科就业魔咒何解
文科生理应高薪,但我们的文科太落后了
95岁南怀瑾:养生秘诀就2个字,不是睡觉,不是锻炼,而是…
易中天:绝不原谅中国教育,它最不拿人当人!
95岁南怀瑾:养生秘诀就2个字,不是睡觉,不是锻炼,而是…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